中新社北京4月4日電 題:日本解禁“武器出口三原則”:“和平”旗號掩蓋下的進攻野心
  作者 吳旭 劉旭
  日本政府日前通過取代“武器出口三原則”的“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大幅放寬對外輸出日本武器裝備和軍事技術的條件,標志著維持40餘年體現日本和平憲法精神的武器出口政策發生重大變化。安倍政府此舉不僅引發國際社會對解禁武器出口或將帶來嚴重後果的警惕與擔憂,也遭到日本民眾強烈反感。
  日本政府1967年制定的“武器出口三原則”,經過增補,1976年擴大為全面禁止武器出口,此後日本政府始終沒有大範圍修改“武器出口三原則”。安倍政府此次制定新“三原則”,日本防衛相小野寺五典對外界解釋的是,“希望為和平做出更大貢獻,將積極推進和美國及其他各國間的防衛裝備技術合作”。
  錶面上看,安倍政權將鬆綁動作歸於此前政策不適應時代變化,要進行調整,但從新三原則的實際內容來看,日本戰後和平主義理念已發生根本變化。日本《東京新聞》就稱,日本“武器出口三原則”的核心是“禁止武器出口”,而新“三原則”的核心則是“允許出口武器”。
  “‘武器出口三原則’是在和平憲法大的背景下產生,現在要向一些可能發生衝突的地方出口武器,與和平主義理念相違背。”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外交室主任呂耀東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說,“從長遠來看,修改‘武器出口三原則’是與日本國家發展戰略有關。日本想成為軍事大國,所以在武器問題上,它表現出一種‘正常國家’狀態,想要擺脫戰後體制。”
  除從國家戰略考慮外,日本經濟低迷、出口乏力也使得日本政府將軍工出口作為“救場”招數。呂耀東指出,實現自身戰略調整,擴大軍工企業,這才是安倍在“為和平做貢獻”藉口背後隱藏的真實目的。
  “日本出台這樣的政策會給亞太地區製造一些不安定的因素。”呂耀東說,“日本現在可以基於保護自身國家安全出口武器,那麼日本與中、韓、俄羅斯的島爭問題就可以通過武力形式進行防衛,這對整個地區的穩定是不利的。”
  日本國內輿論也分析認為,日本希望通過擴大武器出口來強化與相關國家的安全合作關係,意味著其今後能以維護海洋航路安全為由,向菲律賓等“盟友”提供艦船、軍機等裝備。
  《朝日新聞》報道指,這一決定背後存在推進武器國際合作研發以及牽制中國的目的,具體來說就是聯合在南海與中國存在領土爭議的某些國家。如果實現巡邏艇或其他裝備的出口,將可以更加緊密地“團結”這些國家。《日本經濟新聞》也分析稱,“新原則”擴展了日本與美國以外國家的安保合作,主要考慮的是越南、印尼、菲律賓這幾個處於中東石油海上運輸通道沿線的國家。
  “在整個亞太地區,一些島爭或者海洋權的問題存在矛盾。日本如果給東南亞一些相關國家出售武器,勢必會擴大軍事的相互競爭和威脅,會給地區的大環境註入不穩定因素。”呂耀東說。
  新“三原則”的通過也引發了日本民眾強烈反感。日本共同社3月底進行的一項民調顯示,超過6成日本民眾對新“三原則”持反對態度。不少民眾在安倍內閣通過新“三原則”後,聚集在首相官邸前反對安倍政權的決策。“日本民眾也經歷過戰爭,和平主義在戰後日本社會有一定的影響力,一部分愛好和平的日本民眾擔心安倍的政策會使日本變成一個軍事力量逐漸膨脹的國家,給日本帶來軍事衝突,甚至使日本走向對外侵略的道路。”呂耀東說。
  為使日本擺脫二戰戰後體制,安倍上臺以後在安全層面動作頻頻。2013年12月底即出台了《防衛計劃大綱》以及《中期防衛力量整備計劃》和國家安全保障戰略等三份有關安保政策的綱領性文件,此次又更改原本體現日本和平憲法精神的“武器出口三原則”。日本右翼勢力一步步除掉修憲和解禁集體自衛權路上的“眼中釘”,只怕安倍又是打著“和平主義”的旗號走著“進攻主義”的路線,妄圖通過在亞太地區“攪渾水”方式分得一杯羹。(完)  (原標題:日本解禁武器出口:“和平”旗號掩蓋下的進攻野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kvjbghcokoq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